来源:云南网
(资料图片)
古城春耕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了每年春耕好时节。眼下,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古城镇的老百姓正忙着疏通水渠、培育烟苗,翻耕松土,田间地头呈现一派人勤春早的忙碌景象。
走进古城镇建民村,连片的农田里除了种有人参果、小米辣、菜椒等经济作物外,还培育着即将种植的水稻苗。贯穿农田的水渠保障了这些农作物生长所需用水,但泥土和树叶的堆积让水渠水流速度变慢,为保障农作物生长,有序推进春耕,建民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疏通水渠工作,20余名党员分成三个小组,手拿铁铲和锄头挖排水渠中的淤泥,确保水渠畅通,让每一株作物都能“喝”上水。“今天我们修的这条那落大沟全长5.4公里,灌溉面积将近400多亩,主要灌溉秧苗、人参果、沃柑等等,水渠疏通以后能保障农作物的灌溉用水,让农作物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古城镇建民村党总支书记那知春说。
古城春耕
当建民村在开展挖淤泥、疏水渠工作的同时,文广村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烟苗培育工作。放眼望去,一座座育苗大棚整齐地排列在一起,在大棚旁边,工人们正在操作烤烟漂浮育苗装盘播种机,科技的助力为烟苗培育按下了“快捷键”。马维光是这个基地的管理人员,据他介绍,有了这台机器的助力,整个育苗流程轻松不少,工人只需在机器上简单操作后便可以将装好盘的烟苗放进大棚里。培育烟苗中比较麻烦的主要还是后期大棚的温度控制,马维光说:“我们每天早上十点左右来把遮阴网掀起来,让烟苗通通风,下午五点左右又把它放下来保温,这样才能提高出苗率。”
古城春耕
除了培育烟苗和疏通水渠外,走在古城的山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户们使用耕地机和锄头给土壤松土,让土壤更具透气性的同时也除去遗留的杂草,使得土壤更加肥沃。据农户介绍,这些正在翻耕的土壤在冬季时候主要种植玉米,松土后即将种植水稻和烟苗。
不负农时,辛勤耕耘,此刻的古城,春天的气息在广袤田野间散开,丰收的希望在宽阔土地上生长。
云南网通讯员 李多 罗晋 田青玉 周芸 摄影报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