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百度新闻
由徐汇区民政局、徐家汇街道、浦银金租、联劝公益基金会、明汇儿童发展中心共同打造的徐汇区首家宝藏小屋运行一年来,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社工、志愿者这两个群体,他们用爱心和专业能力,汇聚起润物无声的爱的力量。
“我是一名社工”
(相关资料图)
每天凌晨5点,候俊丽都会准时起床,洗漱后简单吃个早点,就骑着电车赶赴浦东二号线凌空路站,先后乘坐二号线、七号线和十二号线,再换乘一班公交,才能到达工作地点。单程就要花费超过2个小时,每天往返就是4个多小时。
候俊丽是明汇儿童发展中心的一名社工,之所以能这样不辞辛苦,她说“是因为喜欢这个工作”。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她,2019年尝试转型。当时,一位正担任高级社工的学姐和她说:“不妨试试做个社工,虽然收入不高,但能实实在在帮到需要的人,挺有成就感的。”于是,她就应聘了郑州的一家公益机构,当上了一名儿童领域的社工。“其实,社工这个群体,绝大多数是服务老年群体的。可能我和孩子有缘,就在儿童服务领域扎下了根。”2022年,小侯从郑州来到上海,当时她的孩子才一岁半。到上海后,她偶然看到明汇儿童发展中心的招聘,就一拍即合地成了明汇的一员。
明汇儿童发展中心一共有6名专业社工,其中兰泽群和候俊丽专门负责宝藏小屋项目。兰泽群是该项目的负责人。她们说,作为一个刚起步的新项目,一开始也有点茫然,一方面如何精准对接需要的儿童群体,另一方面如何在用好明汇已有资源的同时,挖掘更多的社会资源,丰富宝藏小屋的活动载体。在街道、社区的支持下,家长和孩子们很快就知道社区里有这样一个公益项目,于是需求群体有了眉目。紧接着,两位社工分头在乐山社区和虹桥北社区的各个居民组进行精准调查,了解家长和孩子们对什么样的活动更有兴趣。在第一个活动成功举办后,她们找到了感觉,很快就渐入佳境。
为了让活动更接地气,同时找到更专业的志愿者教师,两位社工的足迹踏遍了徐家汇街道。辖区内的政府有关部门、大学、中小学以及爱心企业等,成为她们率先整合的资源对象。对接资源,要和合作方一起研究、策划活动流程,把细节都一一落实。“这个过程,其实挺琐碎的,但是看到每次活动后孩子们的笑脸和家长的认可,就觉得这一切都值了。”两位社工说。
候俊丽已经获得了初级社工的资格证书,目前正在积极准备中级社工的考试,未来还想冲刺高级社工。“高级社工全国仅有几百人,但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一名优秀的社工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小侯说,首先要有爱心,但仅有爱心还不够,必须不断充实提升自己,了解所服务的领域和群体的真实需求,全面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她举例道,其实每一次活动的组织策划执行,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比如近期她正协调农科院的专家带孩子们到乡间了解农业方面的知识,交流过程中她发现相关领域自己了解得太少,于是就连夜找来各种资料给自己充电。
在和孩子们打交道的过程中,候俊丽发现,参加宝藏小屋的孩子们真的如宝藏一般,有的孩子在网球、击剑、舞蹈方面已经在上海市崭露头角。小侯说,她要在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路上,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工。
志愿者来自八方
在宝藏小屋项目运行的一年中,汇集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浦银金租的志愿者就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去年5月,浦银金租面向社会发布“浦公英”社会责任品牌,并成立“浦公英”志愿服务队,旨在延续过去十年在社会责任领域的优秀做法与传统,努力开拓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方向。宝藏小屋未保站启动后,浦银金租以公益项目为新的起点,积极参与城区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持续加大公益投入,将“浦公英”社会责任品牌与行动传播到更多区域和领域。徐家汇街道与浦银金租签署了志愿服务共建协议,浦银金租“浦公英”志愿服务队公益实践基地也在去年正式揭牌。宝藏小屋未保站启动后,浦银金租“浦公英”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就与宝藏小屋的第一批小主人共同开展了“创意画绘制”、“浦公英飞机科普小课堂”活动。
“浦公英”志愿服务队现有145名队员,浦银金租将依托该公益实践基地,未来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扩展志愿服务维度。一位浦银金租志愿者感慨地说,志愿者是一个既神圣又平凡的称号,它代表的是一种勇气、一份责任、一种坚持,志愿服务队将在未来持续把爱和责任洒向社会,让关爱走进生活,为梦想点亮希望。
来自各行各业的专家型志愿者在宝藏小屋的课堂上发挥突出作用。他们依托各自的专业优势,百花齐放,各展特长,如航天领域的志愿者给孩子们讲解航天知识,体育领域的志愿者为孩子们设计趣味性运动游戏,来自同济大学的志愿者带领孩子了解城市规划的基础知识并开展“小小规划师”活动等。
为充分发挥退休老党员的志愿者精神,徐家汇街道乐山二、三村居民区党总支的老党员志愿者也积极参与宝藏小屋的相关活动。周六的线下活动中,多位老党员志愿者共同协助社工开展活动,或辅助有需要的孩子完成课堂内容。
家长们也纷纷加入志愿者行列。有的自告奋勇给独自前来的孩子做辅导,有的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家长拿出宝贵时间在宝藏小屋的心理咨询室为困境儿童排解心理问题,还有的家长协调自身行业资源,为丰富和深化宝藏小屋活动内容献计出力。
有一种精神叫做奉献,有一种责任叫作志愿。正是这样的精神和责任,汇聚着爱的涓涓细流,为儿童的成长,为城市的文明,诠释着爱的力量。
栏目主编:陈敏
文字编辑:俞宏浩
本文作者:徐梓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