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读书小闻
大家都知道肾衰竭是个令人头疼的疾病,如果患有这种疾病的话,不了解要做什么检查、如何诊断,这对于治疗有很大的阻碍,在临床上,肾衰竭疾病分为了少尿期、非少尿期等几个时期。大部分患者对引发肾衰竭的原因依然比较困惑,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肾衰竭,肾衰竭分为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
第一,烦劳过度,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导致疲劳过度进而使脾肾受到严重损害。另外过早结婚多次生育也会导致肾脏损伤。另一方面情绪心情的好坏也是导致肾衰的因素,长期情绪低落便会造成肝火灼伤肾阴导致肝肾阴虚。
第二,无节制饮食,这其中包括暴饮暴食,胡吃海喝,饮食结构单一,长时间饥饿导致脾胃受损,如果脾胃长期受损便使肾脏遭到损害进而引发肾病。
(相关资料图)
第三,胡乱就医,就是俗话说的有病乱投医,在原发病的治疗中治疗失当不仅不会使病情好转反而会加快病情的恶化。患者服用一些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会导致肾中毒,一定条件下就会致使急性肾小管坏死进而引发急性肾衰竭。
我们会发现几乎全身各部位都会受到晚期肾衰竭、毒症影响,包括心脏、肝脏、胃肠、脑、骨骼和皮肤。
1、肾衰竭影响消化系统就会出现厌食、上腹不适,以及恶心、呕吐、腹泻、口有尿臭味等症状。
2、肾衰竭影响神经系统就会出现精神不振、疲乏、头昏、记忆力减退、四肢麻木、皮肤瘙痒、甚至抽搐、惊厥、昏迷等症状。
3、肾衰竭影响心血管系统就会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包炎等症状。
4、肾衰竭影响血液系统就会出现贫血牙龈出血、鼻衄等症状。
1、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有多种类型,其中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最为常见。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确切病因仍不明,起病隐袭,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可出现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并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病情时轻时重,逐渐发展为慢性肾衰。
2、糖尿病和肾病患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人民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人数近几年迅速增加。在糖尿病的众多并发症中,肾脏损害是广大医生及患者最容易忽视的。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在患糖尿病5年以上其发病率较高,表现为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功能增加,由尿中微量蛋白增多至大量蛋白尿,血肌酐升高,肾功能减退等,终至终末期肾衰竭。大多数患者待出现尿检异常,浮肿或血肌酐明显升高时才到肾科就诊,此时已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因此,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这一阶段进行积极的治疗,控制血糖,减少蛋白尿,降低血压,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恶化殊为重要。
3、高血压肾病患者
同糖尿病一样,高血压病患病率自八十年代以来亦呈迅速上升趋势,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越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人们都知道高血压会引起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其实持续的血压升高会加重肾脏负担,引起肾脏损害,早期出现夜尿增多,继之出现蛋白尿,肾功能进行性损害,血肌酐升高,最后进入肾功能衰竭。因此,我们在严密监测血压的同时,要定期行尿液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及早发现肾脏损害,及早进行治疗。
一、早期及时治疗。在肾脏还没损伤那么严重的时候及时发现治疗,从而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可以使已经发生损害的肾功能组织早日恢复,从而可以很稳定的控制病情。
二、饮食方面的注意。肾衰竭患者的饮食要特别的注意,患者在平时要以清淡流质或者半流质的饮食为主,还要控制水分,盐等摄入,对于蛋白质的摄入也要注意。而且患者在治疗期间还要注意防止感染,防止尿道出现感染让细菌入侵到肾部,有时候会严重导致患者死亡。
三、适当的锻炼身体。长期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患者要通过运动还提高自己的抵抗力,从而来达到稳定肾衰竭病情,使病情不会因为自身免疫力低下而恶化。
四、良好的作息。良好的生活作息是所有疾病治疗的根本,患者如果想要稳定病情,就要保持足够的休息,避免劳累,让自己的心情处于愉悦的状态,这些能使机体的血液流通。
1、忌食辛辣、海鲜、发物、豆类、豆制品、干果类及易上火之物。
2、忌食鹿、牛、羊、鸡、鹅、狗、驴肉及其膏汤、骨头汤等。
3、水肿病人宜低盐;无水肿者不忌盐;血尿为主者宜多饮水。
4、适度锻炼,每日坚持散步。但要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疲劳。
5、预防感冒,避免受凉;不吃保健补品、补药,以防上火增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