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佑星谈科技
(资料图)
最近手机圈真的好久没有这样热闹了,前有Redmi K60和一加Ace2的相互较量,后有一加言语重伤红米,更有网友指责一加吃相不要太难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内有什么隐情?让我们一起来评评理。
首先来梳理一下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在一加Ace2官宣发售当天,Redmi 总裁卢伟冰发布微博表示将 K60 系列 512GB 版本的价格降低至 2999 元,并且之前所有已购 512GB K60 提供保价服务。12+512GB 与 16+512GB 两个配置版本均有 300 元降价;购买其他版本 K60 的用户也能获赠一只 Redmi 手环 2。一系列操作下来,“极致性价比”被红米方展现得淋漓尽致,原本倒向一加的消费者纷纷重回红米怀抱。
针对这样的情况,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立马发布微博,在宣布一加 ACE 2 销售火爆的同时,表示「产品不好降价也没用」,内容火药味十足,言语相当露骨,评论区也普遍将其理解为对 Redmi K60 系列降价的直接回应。但实际上,友商之间的较量长久有之,胜败乃兵家常事,何故需要言语攻击?「极致性价比」本就一直是 Redmi 的品牌理念,出手稳固品牌理念亦是理所应当,一加实在没必要一再碰瓷红米,主动挑起争端。为什么要碰瓷,原因或许就是没有底气!
例如虽然一加一再强调自己变成了\"旧格局的颠覆者\",唯独对销售数据只字不提,数据统计方式更是诸多限定词加身。但是有KOL援引BCI的数据,称一加ACE2首发销售数据仅3万台。单薄的数据与大鸣大放的营销话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差,让人不禁觉得一加确实是吃相难看。毕竟各种“碰瓷”与“硬黑”,先不说对别家好不好,首先影响的是自家的信誉,其次是也给行业整体添乱。
犹记得曾经一加 ACE 在与 Redmi K50 的竞争中落于下风后,一度雇佣水军黑 K50。对此,一加产品经理周炳讯的回复是“我也认为这个操作非常的不妥,无论最终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错误,内部已经迅速反馈且响应整改了”。这不仅仅是一加营销上的所谓「一个错误」,更折射出背后一加内部自上而下,对于不计手段对标 Redmi 的焦虑。
如今时过境迁,相似的场景同样出现在了两个手机品牌各自的迭代产品之上:一加 ACE 变成了一加 ACE 2,Redmi K50 变成了 Redmi K60。而在销量上,Redmi 的地位仍然无可撼动。年初,Redmi K60首销,5分钟销量破30万台,而且市场口碑很好。在2023年的手机市场,已经是非常好看的成绩单了!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在卢伟冰降价之后, Redmi K60白色机型直接卖断货了,这就是性价比的实力象征。
如果想要追赶红米,一加需要在这个领域不断探索,但切记不要在品牌定位之间反复摇摆不定,割裂价值观,需要踏踏实实提升产品力。